守护漓江: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-新华网
新华网 > 广西 > 政务信息推广 > 正文
2025 04/25 18:52:30
来源:新华网

守护漓江: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

字体:

  新华网南宁4月25日电(陈娟)桂林漓江是全球最美的15条河流之一,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的13条江河之一。近年来,桂林市坚持把保护好漓江、保护好桂林山水放在首位,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漓江篇章。

漓江风光

  今年4月25日是第四个“漓江保护日”。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、桂林市人民政府25日发布《漓江生态环境质量报告(2024年)》。报告显示,2024年,漓江流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7.4%,PM25浓度创有监测数据历史以来最优。2024年漓江流域7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(Ⅰ~Ⅲ类)比例为100%,与2023年持平,总体水质为“优”。

  近年来,桂林市坚持标本兼治,通过机构改革、制度建设、规划引领等多举措强化漓江保护,创新设立保护日,构建 “五位一体”格局。

  桂林市开展重拳“治乱”行动,清理拆解150余艘“桂桂渔”渔船,拆除25处漓江核心景区跨江电缆和通讯线缆,破除“蜘蛛网”,实现“无线美”。同时,基本建成数字漓江5G融合生态保护综合利用平台,通过高科技手段对漓江水质、山体、生物多样性、景区景点、游船航行等进行全方位数字化监管,为漓江保护装上 “智慧大脑”。

  桂林市持续实施漓江游船、排筏 “油改电”。广西首艘新能源五星级游船 “桂林旅游号”开航,1210艘新能源游览排筏投入运营,大大减少污染物排放,让漓江水质更加清澈纯净。

漓江竹筏实现“油改电”

  随着漓江生态环境改善,漓江沿岸旅游迎来新机遇。桂林市不断塑造高品质“桂林经典”漓江品牌,实现从景点景区模式向全域旅游、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、从传统产业向文旅融合的升级,助力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。

  漓江的保护与发展惠及沿岸百姓,群众收入水平提升,端上生态旅游“金饭碗”。当地还探索漓江沿岸山林流转保护、旅游收益分红等举措,将漓江和遇龙河景区公司年收入的10%作为生态补偿费分配给沿江村民。漓江沿岸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,实现生态保护与富民利民双赢,百姓积极参与漓江保护,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。(完)

【纠错】 【责任编辑:陈燕】